市面上護具(機能)品牌沒說出來的秘密,偷偷告訴你
1.機能材料的含量比例
一般護具的製程都是由雙面結構跟單面結構以及小機台的製作而成,雙面結構的變化性更多,但不管是用什麼製作,整體能組成的比例幾乎是蠻固定,以護膝來說一般都需要加入彈性材料跟其他複合材料,市面上有很多品牌說他竹炭含量70%,石墨烯含量80%,幾乎都是在玩文字遊戲,因為不可能不加入彈性材料及其他複合材料,不加根本不能穿,他可能是竹炭在某個部分,例如在聚酯中包含70%,其實攤開整體比例可能也才20%甚至不到。
市售常見的手法,尼龍(含鍺紗)48%,聚酯纖維(含竹炭)55%,甚至連彈性材料都可以這樣玩,彈性纖維(含萊卡)30%,都會用這個含來玩文字遊戲,有些還加入最差的彈性材料橡膠絲,然後萊卡用很少,因為橡膠絲非常的彈,一般不知道的剛開始會覺得他彈性很好,但橡膠絲其實就是類似橡皮筋,很彈非常不耐用,也不能曬太陽,他會用洗滌方式告訴你要小心,不能曝曬,然後護具也是用沒兩個月就彈性疲乏。
2.材料使用範圍
很多人會說他們的產品有能量石,鍺石顆粒,其實那些都是噱頭,裡面都是粉末混其他東西,產品沒壞沒破都沒發現,壞了才看出來,然後用話術幫你帶過去,還有最常被拿來大做文章的就是銀纖維,像護膝,常常都只有膝窩有用然後其他地方一樣臭,內褲就只有重點部位有用,他們不會告訴你材料的使用範圍,更不要說有些品牌以抗菌除臭為主打,然後都只在某些地方用一點點,反正有就好了。
3.產品AB報告
大家都會相信產品報告,但為什麼有些產品報告都不截圖到照片的地方,甚至字用的很小很模糊,為什麼SGS TTRI等單位,都會告訴你不提供背書什麼,因為市面上很多都是用B去檢測但實際上他賣的是A產品,你該看的是送驗的品項跟實際它的產品有沒有符合。
例如:遠紅外線,一般要說他有遠紅外線要在80%以上,這也是符合醫材第一級的申請標準。
但有些品牌他拿完成品去驗就是沒有,他會怎麼辦,有些甚至連驗都沒驗,他直接拿其他產品或其他有達標的材料去驗,竹炭護膝遠紅外線不到標準,拿其他遠紅外線80%的布或材料去驗就好,反正大家只是要看那個報告,很多品牌都想說一般人不會真的拿去驗。
4.洗滌部分
其實洗滌能看出一個護具的真材實料,它怕不怕你洗,怕不怕你曬,像很多人的機能材料都是用所謂的粉末,尤其是賣的非常便宜的護具,因為紗線的成本更高,例如竹炭粉末跟竹炭紗,但竹炭粉末會隨著使用及洗滌的次數漸漸失效,紗線不會,所以你會好奇為什麼有的護具成分看起來很像,價格差異卻有一點大,另外,在第一點我們也講到了,橡膠絲不耐曬,曬了容易變形或彈性疲乏,所以用洗滌部分來看護具的真材實料也是另外一種方法,基本上在洗滌上話術的品牌,第一時間就是可以淘汰的了。
5.貼標產品
一般來說,要研發一樣新護具,新產品,不經過好幾次的打樣是不可能的,但現在有很多品牌(還是佔目前的多數),利用兩岸資訊的不對等,或是台灣民眾比較少在看大陸的產品等因素,直接用中國產品改LOGO就當自己的賣到台灣來,護具類產品更是這樣,很多不敢標產地的護具品牌大概就屬於這類的產品,但中國很多材料的製造又不一定有那個效果,以石墨烯來舉例,中國製跟台灣製的還原法不一樣,中國製所生產的石墨烯並沒有那麼優勢,導熱導電,遠紅外線等特性都沒有台灣製來的好,成本也相對低廉許多。
另外要講到再細一點就是現在有多所謂的洗產地產品,可能是從中國進相對低廉的材料,在台灣製作成護膝,就可以說是台灣製造了,這就是所謂的洗產地,洗產地產品的功效還是跟全程台灣製的機能產品差異巨大,而且雖然中國也不乏高品質的材料跟產品,但引進那些低劣產品的台灣商人也不太可能選擇進高品質材料,他們就是因為便宜才選中國的,要一樣的品質用台灣的就好了。
希望這一篇能讓你對市面上很多手法話術能有一定的了解,如果您是被說中的品牌,請不要對號入座來找小編,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,一起為台灣民眾營造良好的商業氣象。